呷飽未?
稻米對全球經濟、社會、文化具有重大意義,它是全球大部分人的主食。在亞洲,米就是糧食的代名詞,90%的稻米產自亞洲,全球人均四分之一的熱量由稻米提供。2018/19年全球稻米產量為5.17億噸,中國、印度、印尼、孟加拉、越南、泰國、緬甸是全球稻米產量最大的7個國家,占全球稻米生產量的80%。稻米總產量中只有7%為出口,大部分的稻米在原生產國就已被消費,而未進入國際市場,泰國、越南、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
稻米是我國最大宗的糧食作物,我國稻米種植面積為27萬餘公頃,年產量約156萬公噸。由於經濟、社會的發展,國人的飲食消費選擇多元化,飲食習慣日漸西化,國人米消費量早已呈現下滑現象,然而麵粉消費趨勢卻逐年上揚,如上圖所示,我國於1976年每人每年米消費量為128公斤,但隨著人均GDP的增長,人民生活富裕,購買肉類、水產類、乳品類的能力增強,米的消費量則逐年下降,2016年米消費量還一度達到歷史新低的44.48公斤,近年的米消費量每人每年大約停留在45公斤左右,鄰近國家如日本及韓國,2011年的米消費量分別為43.33分斤及85.56公斤。
稻米是我國在亞熱帶環境下適地適作的糧食作物,也是我國主要的優質農產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為振興米食消費,推動稻米在地生產在地消費,鼓勵國人多吃台灣米,每人每天多吃一口飯,每人每年米消費量將提升1公斤,這樣不只可活絡農業經濟,也因縮短食物里程,達到減碳環保的目的。(上線日期:201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