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註冊 忘記密碼

圖解看世界

溫室氣體排放

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 GHG)是指大氣中促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成分,重要的溫室氣體包括:水蒸氣(H2O)、臭氧(O3)、二氧化碳(CO2)、氧化亞氮(N2O)、甲烷(CH4)等。近年來全球共同關注氣候變遷,認為主要是由於人為作用,使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急劇上升,因此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透過經濟部能源局之我國近20年(2000-2019)的二氧化碳、甲烷與氧化亞氮排放量統計資料,可以觀察我國在溫室氣體的相關表現,亦可作為近一步改進的參考等。
我國溫室氣體總排放量2000年為2.1億公噸,至2019年為2.6億公噸,整體呈現上升的趨勢。其中於2007年達到2.61億公噸之後,推測可能受2008、2009年之金融風暴影響工業生產,因此降至2.38億公噸,後於2017年達到最高之2.71億公噸,2019年則微降至2.6億公噸 (圖一)。再由歷年來溫室氣體排放之成長率觀察,最高為2000年之9.84%,其次為2010年之6.69%;2008、2009年則降至最低,分別為-4.51%及-4.7%,最近2年亦呈現負成長,分別為-0.87%及-3.14% (圖二)。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主要可從以下六個部門觀察,包括:工業、農業、住宅、服務業、農業及運輸。以最近一個年度之2019年各部門溫室氣體排放占比為例,工業部門之49%最高,其次依序為能源部門之15%、運輸部門14%、住宅11%、服務10%,以及農業1% (圖三)。

(上線日期: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