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註冊 忘記密碼

圖解看世界

有職無薪

在就業狀態中主要分為雇主(Employer)、受僱者(Employee)、自營作業者(Own-account worker)及無酬家屬工作者(Contributing family worker)。依據世界銀行詞彚表之描述,一國之受僱者比例較高,代表經濟發展較優;若自營作業者占比較高,表示農業部門規模較大,正規經濟增長緩慢;而高比例的無酬家屬工作者則顯示經濟發展乏力,就業增長緩慢。

無酬家屬工作者是指協助同戶或其他家屬從事營利行為的工作但不支領薪資,家中孩子失業後通常會暫時回到家中參與家中的事業,如種植、幫長輩顧店等,成為無酬家屬工作者,實際上卻是隱藏的失業。

全球無酬家屬工作者(男女合計)在就業人口之占比如上左圖所示,2019年依序為所羅門群島(49.1%)、南蘇丹(43.4%)、北韓(38.37%)、布吉納法索(38.27%)及尼泊爾(37.2%),OECD會員國平均為1.65%,世界平均為9.51%;鄰近我國的中國、韓國、日本及香港分別為10.29%、3.96%、2.14%及0.26%,我國2022年則為4.36%;經濟發展較成熟的北歐(丹麥0.38%、瑞典0.25%、挪威0.12%)及西歐(荷蘭0.37%、法國0.29%、德國0.28%)等國家占比都較低。再觀察無酬家屬工作者之男女占比,不難發現各國都以女性占比高於男性許多,顯見女性在家庭中多處於犧牲性或補充性的角色,在經濟上還存在附屬性地位。

上右圖為我國近15年無酬家屬工作者占就業人口之趨勢,總體占比呈現遞減趨勢,男性占比變化不大,女性占比雖呈現遞減趨勢,卻也如世界各國的情形一致,仍以女性占比高於男性。

每一種就業身份都會面臨不同的經濟風險,然而無酬家屬工作者卻是最脆弱的一群,他們不具僱傭關係,不受勞動基準法的規範,最不可能受到社會的保護,也沒有安全網來防範經濟的衝擊。更甚的是,無酬家屬工作者中又以女性占比較高,她們可能是家中事業的幫手,可能是會計、出納,甚至是工友,但卻不支薪,這群具有生產力而又處在社會邊緣的婦女,若能得到職業培訓和相關支援,應能提高她們的就業能力與機會。

(上線日期: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