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來品的神奇力量
國際貿易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是指商品和服務跨越國境的交易。我們熟知的出口貿易,是全球主要國家的經濟基石,那麼,進口貿易又代表什麼?
進口貿易是指在國外所生產的商品或服務,經由各種運輸方式,提供給本國消費者。而「商品和服務進口占GDP百分比」是一個經濟指標,用來衡量一國的商品和服務進口總值相對於其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例。可分為三個層面來衡量:經濟開放程度—較高的進口比例反映其經濟開放程度高;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占比高表示對外部市場的依賴性高,代表其經濟容易受到全球景氣的影響,也顯示其內部資源的不足;經濟健康狀況—占比高顯示經濟的健康狀況佳,當經濟增長時,對外國商品的需求和多樣性可能增加,導致進口比例上升,反之,經濟衰退時,進口可能減少。
觀察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評比全球67個國家,「商品和服務進口占GDP百分比」如上左表所示,占比最高的3個國家分別是香港191.8%、盧森堡169.2%、新加坡143.3%,香港和新加坡皆為全球貿易樞紐和物流中心,也是自然資源極為缺乏的國家,能源、食品、機械設備等原物料高度仰賴進口,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其服務業如金融、物流等也促進大量的進口活動;盧森堡是個小型經濟體,生產力有限,大量商品和服務需求高度仰賴進口。這些高占比國家的共同特性是,它們都屬於小型經濟體,以及擁有高度開放的貿易政策。中國和美國占比分別為17.5%和14.1%,也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但國內生產仍能滿足大部份需求,進口占比就相對較低。我國占比則為46.6%。
我國近15年之進口總值趨勢如上右圖所示,2022年進口總值首次突破4仟億美元門檻,達到4,281億美元之歷史新高,主要得益於出口衍生之需求、國際原物料行情居高等因素。2023年全球面臨通膨、升息、國際局勢動盪等衝擊,我國進口總值降至3,516億美元,跌幅為17.9%,亦是近15年來最大跌幅。從進口貿易結構中可了解其跌幅之分布,其中農工原料進口驟降21%、資本設備大減17%、消費品亦減3.4%。
進口貿易可促進資源配置、技術轉移、提高消費者福利和生活品質,它能夠在多方面影響一國的經濟發展和競爭力。從一國的進口貿易還可窺探不同國家之經濟結構、資源可得性及貿易政策,政府應制定適當的進口關稅和市場規範,以平衡進口與國內生產,保護本地產業,同時促進競爭力。
關鍵詞:進口貿易;商品和服務進口;進口總值;經濟開放程度;市場依賴性
(上線日期:2024-12-02)